2022-12-23 09:58:44 來源:FoodTalks
「果凍,我要喜之郎」、「水晶之戀,一生不變」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「我要當太空人,爺爺奶奶可高興了,給我愛吃的喜之郎果凍」……
這些耳熟能詳的廣告語,是否喚起了你的童年記憶?
果凍的前身叫做「布丁」,作為一種舶來品,它1985年才正式進入中國。
起步雖晚,卻擋不住它迅猛的發展——果凍剛上市銷售,便一炮而紅;從那以后,各種品牌廠家遍地開花。
喜之郎果凍
圖片來源:喜之郎官網
其中,家喻戶曉的喜之郎堪稱「成功典范」。不僅在巔峰時期占據了70% 以上的市場份額,還曾以85億元的年營收,成了世界第一。
可如今,果凍行業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后,已經步入成熟期——市場增速放緩、各企業之間競爭日趨激烈的同時,產品同質化問題也越來越嚴重。
早在2018年,就有記者走訪發現:果凍產品的展位很小,且銷售業績逐年下滑。
蠟筆小新在2018年上半年的收益就同比下滑了34.3%,凈虧損5270萬元。
連「果凍大王」喜之郎,也早就不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。
從「美好時光」海苔到「優樂美」奶茶,喜之郎又擁有了「國內最大即食海苔、奶茶生產和銷售企業」的新頭銜。
果凍作為曾經紅極一時的「國民零食」,為什么沒人吃了?
過去,果凍大賣的同時卻奪走了一些孩子的生命。
中國消費者協會的一份不完全名單中顯示,自2001年4月至2005年2月間,至少有13名兒童死于吸食果凍窒息。其中,最小的只有8個月,最大的也才剛滿8歲。
更令人痛心的是,在此之后幾年里類似悲劇仍在重演。
「童年零食」為何搖身一變就成了殘害祖國花朵的元兇?
主要原因,來自果凍的外形。
「小型杯裝、撕蓋即食」是大多數人對果凍的初印象,國內果凍業也是由小杯果凍發展起來的。
撕開封蓋后,果凍往往會被吸附在塑料外殼中,需要進行「擠壓、吸食」。
正好和兒童的喉嚨大小相似的果凍,形狀酷似「塞子」,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吸入喉嚨。
喜之郎果凍
圖片來源:天貓喜之郎食品旗艦店
它光滑且不易融化的性狀,又進一步導致「一旦被果凍卡住,便很難取出」的現實,給孩子們帶來了致命的危險。
雖然安全事故多屬意外,國家質檢總局還頒布了新標準,規定果凍的形狀及尺寸,提升了果凍的安全性,但仍舊難以抵消很多家長心中的不信任。
2012年,「果凍、老酸奶可能使用工業明膠」的說法廣泛流傳開來,信任危機全面爆發。
即使后來多方證實,此類說法均屬謠言,但也無力回天。
整個果凍行業的發展已然受到重創,全行業銷售額普遍下降了50%,許多企業還出現了停工待產的情況。
2014年,央視曝出的「毒明膠」實錘更直擊行業命門,讓消費者們忍無可忍,果凍企業再次集體陷入低迷。
涉及「上游供應商使用垃圾皮料生產食用明膠」一事的蠟筆小新,深深墜入了虧損的泥潭。
當年,其凈利潤就斷崖式同比下滑了96.6%;2015年開始至2021年,又連續虧損了7年,最多的時候一年虧掉了6.02億,期間甚至多次依靠變賣資產“續命”。
客觀說來,負面事件都只是導火索,果凍不受歡迎的根本原因還在其自身。
當時的「果凍」雖然名字里帶個「果」字,但實際上卻是「以水、食糖和增稠劑等為原料,經多重工序加工而成的膠凍食品」,和水果之間并沒有多大關系,有人甚至將其稱為「添加劑創造的奇跡」。
色素
圖片來源:edibleindy
香濃的果味來自香精、美麗的色澤來自色素,少數真正含有水果成分的,含量也微乎其微。
隨著近年來養生風潮的襲來,「健康」成了人們除「美味」之外的又一重要選擇因素。傳統果凍中超高的含糖量,則更讓人們望而卻步。
透過現象看本質,養生風潮背后,實則為「消費的升級」。
人們擁有了更高的消費實力,更個性化的消費需求,休閑食品消費主力人群也逐漸從兒童過渡到了年輕人群體。
而傳統果凍行業,經歷了幾十年的浮沉后,邁向了「中年危機」。
一方面,主流市場上的傳統果凍,同質化問題日益嚴重。
不僅口味、成分、包裝像得離譜,連目標消費群體也集體停留在“以兒童為主”的過去,競爭激烈的同時還導致了消費場景的受限;
另一方面,果凍制作的低門檻,使得新興小眾品牌不斷涌現。
它們憑借著高顏值、新口味、功能化等賣點,蠶食著一眾老牌果凍的原有市場。
如此現狀之下,童年果凍終將成為時代眼淚的結局,似乎已是命中注定。
「創業難,守業更難」。
沒落折射出的,其實是一眾果凍企業創新能力與差異化意識的缺失。
于是,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邁出尋找「重生的密碼」的腳步。
曾經讓果凍行業跌下神壇的「養生風潮」便是一大突破口。
緊跟大健康市場的步伐,果凍品牌們創新出了更具功能性、健康化的果凍。
益生菌果凍、酵素果凍、膠原蛋白肽果凍、能量果凍等契合養生需求的新品,逐漸走進大眾視野。
跨界融合出的果凍汽水、果凍酸奶、果凍冰淇淋等新奇產品,也給人們帶來了更加豐富的果凍體驗。
漢口二廠果凍
圖片來源:天貓漢口二廠旗艦店
加上低糖、低卡的新標簽,新式果凍順理成章地打入了成人市場,受到了各年齡段消費群體的青睞。
站在「顏值經濟」的風口,果凍行業還找到了包裝的升級的新機遇。
一改過去散裝果凍的千篇一律,如今市面上不少果凍品牌的包裝精致而美觀。
各式各樣的IP形象,不僅賦予了果凍禮物般的儀式感,更是引發了青年消費者的審美共鳴。
喜之郎果凍
圖片來源:天貓喜之郎食品旗艦店
在以上這些要素的加持下,即使童年的老式果凍似乎已經被邊緣化,但依靠創新重生了的果凍們,卻一直在以新的形式陪伴著一代人的成長。
我們有理由相信,不斷創新、滿足消費者切實需求的果凍行業,未來會更加光明。
參考來源:
[1] 耿肅竹.喜之郎成王之道[J].創新世界周刊,2019(08):68-71.
[2] 2019-2025年中國果凍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預測報告https://doc.mbalib.com/view/9bffc29e56a91f76045e4a76f188fc51.html
[3] 多名嬰幼兒吸食果凍窒息死亡https://news.sina.cn/sa/2005-04-18/detail-ikknscsi6431976.d.html|新晚報
[4] 明膠事件重創果凍行業:銷售額普遍下降50%http://finance.sina.com.cn/chanjing/cyxw/20120701/132812448383.shtml | 新金融觀察報
[5] 蠟筆小新食品連虧7年,靠果凍主業未能“緩過勁”http://stock.10jqka.com.cn/20220530/c639426657.shtml | 新京報
[6] 關注兒童食品安全兒童果凍之殤[J].標準生活,2015(12):84-85.
[7] 果凍創新還能怎么玩?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kxqaERPL-cElo4F-ZtO3Mg | 中國糖果
[9] 果凍,可算讓這些企業玩明白了!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nK3WUsgMVJ1RROXaME3buQ | 中國糖果
點擊獲取更多全球食品資訊
japaneseXXXX极品少妇